更新时间:0000-00-00
在讲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引用一句文言文:“会觉得无所谓,家长可以打孩子”。这句话是从施暴者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的。但是我们要明确一点,打孩子是有原则性问题的,暴力会让孩子变得不尊重他人,不懂是非。
很多人认为打孩子没什么大不了的,可能是因为害怕或者不想面对问题。但无论如何,请大家不要动手打孩子。
我曾经亲眼目睹几个孩子的家长对他们进行严厉的打击。他们是这样教育孩子的:
我打了他,问他:“你以后想怎么教育他呢?”他说:“打了才会还手,不打才不会吃饭。”
我继续问他:“你还有其他的办法吗?”他回答:“只是希望他三餐上点心。”
试了很多次,我不再跟他要钱了,但是每次我都告诉他:“我此刻的心情已经平复了。”最后我决定不再过多地干涉他,让他自己去做,并给予一定的引导。这样,孩子会逐渐地将学习和生活的主动性还给自己。
曾经有一位教授在讲座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冰棒效应”概念。他说:
有一个孩子在一年级的时候从来不写作业,他的父亲找了一个好朋友给他创造机会,鼓励他每天写作业。哪怕一次写错了,也要非常严肃地指出来。这样,孩子就知道如果做错了,就要接受处罚,从而明白了应该如何去做。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皮格马利翁效应”,意思是人们期待一个目标时,往往会把目标向对立面转化。当我们将目标拆分到每一个阶段,就会产生巨大的胜利喜悦,从而形成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这种暗示对孩子的学习有巨大的帮助。而当孩子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后,也会更加努力。
孩子在小时候最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和接纳。这种理解和接纳会给孩子带来安全感,让他们感受到被爱,从而愿意将父母视为最信任的朋友。
在知乎上,有一位妈妈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她的儿子从小就聪明伶俐,成绩优异,是家人和朋友的骄傲。虽然儿子不算是数一数二的学霸,但是他是出了名的暖男。夫妻俩把儿子当作心中的偶像,对他非常放心。
每逢假期,他们都会带着儿子去游戏厅玩小霸王游戏,赢了就会带他去吃大餐。他们认为只要孩子在这个完整的世界里远离课本,就可以了。
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打破了这一切。他们决定带儿子去看电影,让他体验真正的快乐,让他在身心上都有个快乐的过程。6岁多的儿子一心想去动物园,但这个愿望却被打破了。
儿子没有带零食,而之前每次去动物园都会带。最终,儿子吵着要妈妈带他回家。这位妈妈意识到,最初她以为孩子的要求是为了满足她自己的虚荣心,但最后她还是妥协了。
这个妈妈的做法非常明智。当她开始不忍心拒绝孩子的时候,孩子可能会大吵大闹,可能会跟妈妈争辩说:“我是大人,所以我要玩,你答应我了,我就可以去玩了。”妈妈想着办法带着孩子去动物园玩,但是这个孩子见到动物还是吵着要玩,最后直接吵着要妈妈带他回家。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孩子的感受来自于父母的理解和接纳。当父母能够真正了解孩子的需求,并给予适当的支持和指导时,孩子的心理成长会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