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打一巴掌再给颗糖_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4-12-03】孩子不听话打一巴掌再给颗糖,真的就真的让孩子“长记性”了吗?
父母的疑惑
最近,我收到朋友和爸妈群里的消息,有一位朋友告诉我她的孩子被老师打了一巴掌,气得哭了很久。她问我该怎么办。她的儿子第一次动手打老师,我没有阻止。第二天,我接他回家,和他的父亲进行了一次谈话。
父亲的观点
父亲说:“儿子,你先和老师聊一聊,看看你最近在学校的表现如何。”我也说:“儿子,你和老师聊一聊,好吗?”父亲继续说:“是的,孩子身上有很多优点,比如上课专注,会主动思考问题,会做手工,学习成绩也比较好。”我问:“那你儿子身上到底有哪些优点呢?”父亲说:“儿子的个人特质就是做事有主见,有独立思考能力。如果在学校里还有个人的思想,那他在家也会按照我的思路来思考问题,就是有自己的主见。这一点我感觉很好,我自己也在做一些改变。如果孩子需要一个自我成长的空间,那就让他多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引导思考
孩子最不喜欢听家长说的一句话是:“我说什么他都不在乎,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简单粗暴地指责孩子不乖、不听话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我们可以想想,我们有没有一个人在他高兴的时候否定他的看法,有没有在他不高兴的时候肯定他的观点。如果没有的话,我们可以试着引导他思考,激发他的主动性。例如,“要是我也可以这样吗?”“那我们可以去做什么?”或者说“那我们现在开始吧,请你拿出纸和笔,我们一起画出想要画的人物。”
尊重孩子的能力
想一想,孩子高兴时,我们会答应他的所有要求。我会这样说:“要是我答应了,就不会这样啦。”“要是你不高兴,就还有理由不去做了。”也许孩子会高兴,但也许不会怎样。他会感到被尊重,自然会认真对待这件事。从这个角度看,没有一个孩子希望被父母过度保护。当我们在孩子身上看到他的勇气时,他就会觉得自己有能力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当他对生活中的困难有了足够的信心,他就会对生活中的困难进行抵抗,并对自己的学习表现出一定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