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哈尔滨家教
当前城市:哈尔滨 [切换其它城市] 
heb.eduease.com 家教热线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36939
闂佺儵鍋撻崝宥夊春濞戙垺鍎岄悹鍥皺缁夛拷 | 闂佺儵鍋撻崝宥夊春濞戞ǚ鏋栭柕濞垮劚閺傗偓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哈尔滨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哈尔滨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400-6789-353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哈尔滨家教网 > 高考资讯 > 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考试成绩?

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考试成绩?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01-17
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考试成绩?

全国高考作文题之一的一幅漫画,围绕分数变化,家长分别给孩子的脸上留下了巴掌印与唇印,导致孩子出现了的哭脸和笑脸。一幅简单的漫画,却是生活中的真实写照。分数与巴掌印、唇印的关系,折射了当下何种家庭教育理念?又带给家长们什么样的教育思考和启示?

■ 王小艾

良好的亲子关系促孩子成才

陈采霞(新航道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长):

这幅画看似幽默好笑,实则折射出严肃而沉重的“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和“孩子怎样才能成才”的主题。

我认同家长亲吻孩子的行为,不论孩子的成绩如何。孩子若能接受这样的家庭教育不仅会变得乐观,同时会感到幸运,这对孩子将来的学习肯定会有很大帮助。

同时,我认为打骂孩子的行为不仅反映出家长自身的无能,还说明家长对孩子的关心不够。面对孩子的成绩不佳,家长应该从方方面面寻找原因,然后和孩子一起努力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帮孩子取得好成绩。

这幅画给所有家长提了个醒:如何对待孩子的考试成绩,实际上是在考验家长的教育水平。家长要明白,一是如今的人才衡量标准正在发生变化,绝不能再唯分数论;二是良好的亲子关系能促进孩子的学习与进步。

孩子考了98分,家长还不满意,反映出家长对分数的盲目追求和对孩子其他方面发展的忽略,比如孩子的领导力、团队精神、批评性思维、个人的特殊才能等,分数只是一个方面。

还有,家庭关系融洽、父母懂得和孩子相处、孩子没有压力,对孩子的学习也很有帮助。比如,我的孩子无论成绩好坏我都不太在意,我更在意他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只要孩子尽心尽力我认为就很好。正是因为孩子在遇到学习挫折、成绩不理想的时候,有了我的宽容、理解和支持,他才会在失败中汲取教训,更加努力取得好成绩。

最后,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录取。所以,聪明的家长是让孩子热爱学习、不断进步。

爱孩子而不是爱孩子的成绩

辛上邪 (职业作家、加拿大新学术出版社社长)

看到这幅漫画,感触良多。在加拿大,这样的事情基本不会发生。加拿大的家长和老师对孩子实行赞赏教育,批评的时候比较委婉,绝不会粗声大气地呵斥,更不会动手打孩子。积极赞美、委婉批评其实也是加拿大文化或北美文化的一部分。

对孩子进行赞赏教育,就是本着正向积极的态度、传达出正能量。无论孩子表现如何,只要认真、尽力了,家长和老师一定会赞扬、肯定。即使表现的差强人意,大家也会找到肯定的角度。比如孩子踢足球,射门进了,周围人群一片欢呼。

如果没进球,大家会大声喊“试得好!”若孩子的行为举止不当,家长、老师一般会低声告诫孩子,或者用鼓励的话引导孩子。

某次在家具城,我看到一个孩子钻在柜子里不出来,家长过去压低声音说:“请你出来,我们该走了,谢谢你的配合”,说完家长先离开。家长在警示孩子时,语气郑重地使用“请”“谢谢”这样的礼貌用语,让孩子感到气氛不同。

加拿大家长批评孩子时,一般都是“三明治法”——夸奖优良表现,中间提出不足,再以夸奖、鼓励结束,让孩子看到不足但又不丧失自信。当孩子错误比较严重时,有的家长或老师会实行“出局”。

让孩子回自己的卧室、一定时间内不许出去玩儿或者短暂地离开教室,以示惩罚。加拿大有专门的法律规定什么情况可体罚,家长不能违反。如果违反,邻居、老师甚至路人都可能报警,严重时会剥夺家长的监护权。

无论批评教育还是小惩罚,家长和老师的目的都是更在意孩子的行为举止规范,而非针对成绩。家长和老师爱的是孩子本身,希望孩子们能快乐地成长,获得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良好的性格、完善的心理等等,而非只盯着孩子的成绩单。愿家长们更多地爱孩子本身,而不是爱孩子的成绩。

给予不同孩子以不同的教育方式

柏燕谊(心理咨询师、畅销书作家)

从漫画中可以看到家长对两个孩子的不同期望,一个经常考100分的孩子得了98分挨了一巴掌,而另一个55分的孩子即使只有一点点进步,也得到了奖励

这让我想到了在做电视节目中经常看到的情节:家里有两个孩子,一个一直优秀自然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家庭的重担都落在他的身上,让这个相对优秀的孩子不堪重负。而另一个不太争气的孩子,却总是受到家庭的特别照顾,家长对待弱势孩子往往会低标准和宽容,这就会让弱势的孩子越发无能和依赖,从而更加不思进取。

随着二孩时代来临,我特别想提醒父母,可以对不同的孩子给予不同的教育方式,但前提是要让孩子感受到公平的对待,而不是让孩子有“欺强扶弱”的感觉。

一个看似学习不好的孩子,家长和老师不会给他设定过高的标准,而会提出让孩子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孩子有了一点点进步就得到了家长和老师的肯定和赞赏,孩子看到了希望、增加了自信,就会更有动力去不断进步,从而取得好成绩。

-更多-

最新教员

  1. 王教员 东北农业大学 植物生产类(1)
  2. 何教员 黑龙江大学 广播电视编导
  3. 秦教员 哈尔滨师范大学 生物
  4. 姚教员 吉林大学 英语口译
  5. 孙教员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针灸推拿学
  6. 郑教员 哈尔滨华徳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
  7. 李教员 哈尔滨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
  8. 王老师 中学高级教师 英语
  9. 高教员 哈尔滨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