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哈尔滨家教
当前城市:哈尔滨 [切换其它城市] 
heb.eduease.com 家教热线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哈尔滨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哈尔滨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400-6789-353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哈尔滨家教网 > 才艺通 > 规避钢琴学习中的误区

规避钢琴学习中的误区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13-06-27

    第1大误区:乐器教育=音乐教育=万能教育
    在许多父母的观念中,没有一项学习活动可以像学琴那样一举多得,乐器简直就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万能教育机。是这样吗?我们听听专家的评析。
    (1)关于“学琴人际氛围”与儿童人格   对这一问题的普遍认知——练琴能培养孩子自信心 
解析:
    我们不能想象一个人在经常的失败与否定性评价中会获得自信;我们更难想象一个生活在责备、训斥、甚至漫骂环境中的孩子会形成良好的性格,会具有高尚的情操。
    琴童生涯中,父母焦虑、孩子痛苦、老师不满意形成了非常有代表性的“学琴人际氛围”。这种不良情绪氛围长此以往,对孩子的个性发展非常不利。遗憾的是,相当多的父母竟认为学琴就是如此。
    (2)关于自觉性与毅力的培养  对这一问题的普遍认知——学琴能培养孩子的毅力和自觉性
解析:   
     从心理学角度说,自觉性与毅力来自于目标吸引力,来自于对行为结果期待的强度,而不是凭空产生的。
     即使是成人,在一项自己毫无兴趣、也不理解其意义何在,却又不得不做的事情面前也很难有顽强的毅力。因此,并不是做难做的事就可以培养毅力,毅力是被目标吸引力唤起的。
    (3)关于开发智力  对于这一问题的普遍认知——学琴能开发智力
     一些媒体刊登的学琴开发智力的依据是大脑半球分工里;理论:大多数人是右利手,不能刺激右脑发展。而练琴须双手协调动作,能促进双侧大脑平衡发展。如果仅是这样,那么为何不直接训练左手呢?
     正确的说法是,学琴开发智力是通过艺术素养的提高而实现的。
     学琴的最终目的是使孩子学会体验生活的美,丰富人生,提高生命的境界。因此,父母应该明白,幸福人生的来源不仅仅在于社会竞争的胜利,还在于能够享受人类创造的文明与艺术的美,体验人生的丰富性。

第2大误区:学乐器=为家长而学=为考级而学
     孩子钢琴考级队伍越来越庞大。父母为了让孩子拿到一张证书,没日没夜地让孩子练习一些难度大、很枯燥但是必考的练习曲。这种应试学琴会让孩子的兴趣和记性随之丧失。有的父母甚至盲目提高程度,让孩子跳级参加考试。这种“拔苗助长”的结果是失去了培育音乐才能的最佳时期,再往深发展就很困难了。

专家提示:孩子学琴的四大需要
1、审美需要
     孩子爱弹好听的曲子,讨厌枯燥的技术练习,对听不出“调调”来的曲子有畏难情绪,原因在于前者比后者更能够满足孩子审美的需要。当学琴活动能够满足孩子审美需要时,就会激起他们较高的学习动机,反之,则使孩子产生不愿练琴的念头。 
     2、驾驭性需要
     探究知识、驾驭世界是人类本能的需要。孩子在学琴的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和对器物的操作性驾驭同时存在。父母一定发现孩子会不厌其烦地弹练熟了的曲子,而面对要学弹的新曲子,总要磨蹭到实在拖不下去了才肯练。因此,父母若能设法满足孩子的驾驭性需要,将会不断提高他们学琴的兴趣。
3、自我提高需要
    会演奏乐器,在我们的文化中被认为是一种良好修养、杰出能力、高尚品位的表现,琴童称号也能给孩子带来自尊、地位的满足。但若学琴是为了弥补父母童年的遗憾,孩子就会为取悦父母而学琴。这样,不仅学琴的路走不远,还可能造成孩子心理失调。
4、接纳需要 
    学琴能让孩子自信,帮助孩子获得父母、老师的喜欢和认可。若是为了炫耀而学琴,孩子就会觉得是为了装装样子,应付父母或家里来客时显示一下就可以了。这样不仅令人讨厌,还使孩子永远领会不到音乐带来的快乐。 
    第3大误区:父母陪同=监督=惩罚
    琴童父母都把孩子练琴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们总是在孩子旁边严格地按老师的要求要求监督孩子练琴的全过程,孩子几次达不到要求,打骂就不可避免。